有关有趣的实验的三年级作文十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实验的三年级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爸爸拿来一小碗醋,几十粒米,和一个鸡蛋,十分神秘的说:“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小实验,怎么样?”我一下子来了兴致,高兴地问:“什么实验啊?”爸爸说:“我们要让鸡蛋长个子!”我心想:鸡蛋长个子?怎么会呢?鸡蛋一生下来就那么大,怎么也不会改变大小的,这实验到底怎么做呢?
爸爸先把鸡蛋放入倒过醋的碗里,再往碗里放了一些米粒。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我等过了半小时,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看了我的那个鸡蛋,爸爸拦住我,说:“现在还没有到时间呢?试验怎么就会这么快呢?你再等会吧!”我只好再回去看会电视了。又过了半个小时,可我再也坐不住了,就趁爸爸不注意,偷偷溜到厨房里去看鸡蛋。可是这鸡蛋壳分毫未变,边跑去拉爸爸来,爸爸说:这会当然看不出来了,但是你摸摸看,这有什么变化呢?我摸了摸鸡蛋,现在的鸡蛋竟然要比剥了皮的松花蛋还要软。
“现在只要把它放入清水中就完成了。”爸爸说。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会儿,再去看,啊!蛋小弟尽然奇迹般的变大了!比原先的鸡蛋要大上许多。
我好奇的问爸爸:“为什么蛋小弟会长大呢?”爸爸说:“把蛋放到醋里,蛋壳变软,而再拿到清水里,但就吸收了水分,而且蛋壳会变硬,蛋就会长大了。
今天我十分的高兴,因为我了解了一个实验。
今天是星期日,我看了一个节目:“小窍门”里边说:只要把花露水抹在电灯上,开灯后就会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我将信将疑地找来一瓶花露水,手忙脚乱的把花露水抹在灯泡上,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马上开了灯,啊——怎么这么香?香的刺鼻……哦!原来是我抹太多花露水了,所以这么刺鼻。于是我拿来湿巾往灯泡上搽了搽,我开了灯……哇噻!好香啊·随后一阵阵淡而迷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渗人心脾。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味道,简直比法国香水还香。
我灵机一动,我把这个秘密发到网上去,让更多人享受到着相味又何乐而不为呢?说干就干,我三两下就发好了。不一会儿就有一堆的回帖像潮水般向我涌来。有的说恩。不错;有的说太香了;也有的说这是真的吗?骗人的吧!……此时我真是比吃了密还要甜!
你们也来试试吧!
玩上的时候,自然课上班主任给大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班主任拿来一个瘪下去的乒乓球,神秘地说:“大家谁能帮我使这个乒乓球恢复原状呢?”大家都摇摇头。班主任笑了:“大家看我的绝招!”说完,拿来一个烧杯,放入乒乓球,又倒上热水,只见乒乓球在热水里渐渐地鼓起来,不一会儿,乒乓球恢复了原样。大家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吴婷婷问老师:“冷水能不能使乒乓球鼓起来呢?”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班主任开口了:“好了,别争了,让实验告诉大家冷水能不能使乒乓球恢复原状。”
班主任把乒乓球放在冷水里,奇怪,乒乓球没有恢复原状,大家十分惊讶。
今天,我先拿一个杯子,装水,再拿一个鸡蛋放到水里,加一大勺醋,加一小勺盐,准备做实验,要让鸡蛋浮起来。我能成功吗?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鸡蛋,而那鸡蛋却丝毫不动,像个溺水的旱鸭子,这可把我惹毛了,不过,我没有马上放弃,而是又趴在那盯着鸡蛋。
我心想:鸡蛋呀鸡蛋,你怎么不浮起来呢?一会儿过去了,鸡蛋时不时冒出气泡,好像鸡蛋也在渐渐变大,但是鸡蛋还没有浮起来,这让我很失望,只好见着鸡蛋全身还不断冒泡泡,泡泡还调皮的跑到水面,鸡蛋也慢慢浮起来了!“浮起来了!Yes!”我兴奋地大叫起来。它露出了半个身子,但身边还被它身上冒出的泡沫包围着:这是怎么回事?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蛋壳中含有碳酸钙,能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时,会冒出汽泡,同时蛋壳变软,变轻,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鸡蛋紧跟着就浮起来了。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质量会比水高,受到的重力比水大,因此浮力也就浮起来了。
完成了这个有趣的实验,我明白了,做事情要耐心,要有那种求知的精神,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还蕴含着科学的道理哦!
一节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叫作“拉不开的书本”。就是将两本书的每一页都互相重叠在一起,就怎么也拉不开了。
大家都不相信,怎么可能拉不开呢?老师见我们不相信,笑了笑,对我们说:“现在你们可以试试看,看看到底拉不拉得开。”说干就干,我和同桌陈安琪各拿一本语文书,从最后一页开始,将每页都小心地重合在一起。终于将每一页都重合在一起了,我们长呼了一口气,接着,我们俩各拿一边,开始拉。可是书怎么也拉不开来,我们使足了吃奶的劲,还是拉不下来。
我觉得这两本书像是粘在了一起,准确点说,是长在了一起,怎么拉也拉不下来。我和同桌坚持不懈,鼓励自己:别以为你们重叠在了一起,就难倒了我们,我们一定会把你们分开的!我们拿着书本使劲地 甩,它们无动于衷,我们一急,拿着两本书发疯似的甩,书经受 不住我们的摧残,终于投降了。要想让书本分开真不容易啊!
再看看周围的其它同学,一个个脸涨得通红,咬牙切齿,可书纹丝不动,有的同学用力过猛,竟然把书都撕破了,有的同学实在是没招儿了,只好将书本摊开,将书一页页地分开来。。。。。。
实验结束后,大家纷纷跑去问老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师笑着说:“当书本重叠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摩擦力,导致书本怎么也拉不开,至于更多的道理,还要你们自己去挖掘。”
“长”在一起的书真有趣!没想到每天都陪伴我的书本也蕴含着大道理。
今天,陈老师带着一个“德芙”的袋子,来到我们作文课的课堂。
接下来,只见陈老师挽起袖子,依次从袋子中先拿出了一个装了不明液体的大瓶子,然后拿出了一个没有水的小瓶子,又拿出两个装不明东西并且夹了夹子的气球。同学们一个个脑袋里的小问号在跳舞。
开始实验了,陈老师小心翼翼地把气球上的夹子解开,并把气球口绑在瓶中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陈老师把装在气球中的不明物体倒进了装着不明液体的瓶子里。瓶子里的不明液体立即变成白沫,绑在瓶口的气球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可惜破了一个小洞,又成另一“奇观”——“喷泉”。陈老师说是她放的量太多了,气太多了,把气球冲出了个小洞。所以实验失败了。
可是,陈老师还有一个气球,于是,又做了一次实验,成功了!鼓起来的气球摸起来QQ的,很舒服。
做完了实验,陈老师说,这个不明液体是醋酸,在家做可以用白醋,气球里的粉是小苏打,这两个在一起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这一次的实验真有趣,还让我们知道了“瓶子也能吹气球”。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的有趣的事,它们好象大海的浪花,数也数也不清,最有趣的,要数我和爸爸一起做的科学小实验—瓶口吞蛋了。
实验需要的工具有:一个口比鸡蛋大一些的玻璃杯,一个剥过壳的熟鸡蛋,一个打火机,一些可以燃烧的材料。刚开始,我们使用的是纸巾,可是纸巾一放到瓶子里灭了,还冒出一股黑烟,怎么办呢?我上网查了查,终于找到的最好的燃烧材料—酒精棉球。我们用打火机点燃了酒精棉球,爸爸赶快把棉球扔进了瓶子里,迅速地鸡蛋放了上去,唉呀,火又灭了。
爸爸把棉球拿出来,重新点燃,扔了进去,还是不行。一次、二次、三次、三次,我很失望,爸爸说:“估计是点得太多了,瓶子里的氧气都没有了。”于是,我们对着瓶口吹气,让瓶子里充满氧气,这次准备得差不多了。我拿起照相机,开始录像,我好激动、好紧张,这次不知能不能成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鸡蛋迅速收缩,一下子就被瓶子“吃”进去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爸爸告诉我瓶口吞蛋的原理:火把瓶子里的氧气烧没了,瓶子里的气压越来越小,瓶子外面的气压越来越大,当外面的大气压比里面大,就产生了对鸡蛋的压力,所以鸡蛋就被“吞”进去了。
这次实验不仅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增长了知识,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一件事,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成功。瓶口吞蛋的实验真有趣。
今天,我做了个有趣的实验。
我先准备了2只鸡蛋,1个加满清水的碗和一个加满盐水的碗。然后,我把两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碗内,观察了一下,也没发现什么不同,只不过加满清水的碗里鸡蛋是横着的,一点儿也没浮起来。而放在加满盐水的碗里的鸡蛋是竖着的,像一个不倒翁,不会倒下,也没有浮出水面。这时,我急了,怎么会这样?我带着这个疑问去问妈妈,妈妈回答我说:“你盐加的太少了,盐必须要加到水饱和为止,再说,这鸡蛋这么大,肯定很难浮起来呀!”于是,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将一个已装盐水的碗内又加了很多的盐,进行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为止,然后拿了2个鸡蛋分别放入2个碗中,不同的现象出现了,装满清水的碗中的鸡蛋完全沉于碗底而装满盐水的碗中的鸡蛋浮出了水面,实验成功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由于盐水的比重比清水大,所以它的浮力也比清水大,所以放在盐水里的鸡蛋也浮了起来。
嘿!你们见过火山爆发吗?偷偷的告诉你,我就亲身体验了一次,不要惊讶,没错!小柯老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火山喷发的小实验。
小柯老师把洗涤剂、苏打粉、白醋,脸盆、一瓶红墨水和一个脸盆等实验器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同学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讲台,期盼着这座“火山”快点喷出火来。
实验终于开始了,小柯老师先把一瓶矿泉水放在脸盆中央,拧开盖子,接着,小柯老师又拿起勺子,打了三勺苏打粉倒入矿泉水,然后端起洗涤剂,小心翼翼的往“火山口”里滴了三大滴洗涤剂,再用筷子搅一搅矿泉水,慢慢的,水的颜色从透明变成了白色,最后变为混浊,真奇怪!紧接着,小柯老师又拿起注射器,打开红墨水的盖子,抽了一些红通通的墨水,那红墨水仿佛人的血液,可怕极了!小柯老师再把针筒对准“火山口”,使劲一挤,再用筷子搅一搅。哇,矿泉水顿时变红了!
这时,小柯老师突然抬起头,手中拿着一瓶白醋,对大家说:“猜猜看,如果我把这瓶白醋倒下去,会怎么样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火山会爆发!火山会爆发……”同学们边说边退后,深怕会遇到什么危险。有的同学躲到角落里,有的同学干脆蒙着眼睛不敢看,还有的同学张大嘴尖叫着……个个心里都很害怕。可小柯老师却泰然自若,只见他拿起一份报纸,把它垫在脸盆下,然后打开白醋的盖子,轻轻地往“火山口”一倒。哇,奇迹出现了!矿泉水瓶里的泡泡沸腾了,越长越高,一下子就溢出了“火山口”。
实验做完了,可同学们还没回过神来,个个瞪着圆滚滚的大眼睛,嘴巴张成一个O型,满怀惊讶。老师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道:“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小苏打遇到醋时会产生化学反应,而洗涤剂在里面起了催化剂作用,它能加快泡泡的增长。”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心里暗暗叹息道:“哎,这节课过得可真快啊!”
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鸡蛋浮起来了。
开始做实验了,我先把材料拿出来,有玻璃杯子、鸡蛋,还有一双筷子和一袋盐。我在玻璃杯里倒满水,再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去,这时就看到鸡蛋沉在水的底部了,仿佛坐井观天的青蛙,不愿出来。然后我又拿家里的大汤勺往玻璃杯里倒了两勺盐,用筷子搅拌了一下,鸡蛋还是沉在水底,我有些着急了。妈妈在旁边轻轻地说:“儿子,耐心点,不要急!再加点盐!”我听了,又往玻璃杯里加了两勺盐,再用筷子搅拌了一下,发现鸡蛋好像浮上来了一点。接着我又继续加了两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了,鸡蛋终于浮上来了,犹如青蛙跳出了井,终于看到大千世界了。我高兴得跳起来:“妈妈,妈妈,我们终于成功啦!”
可是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呢?妈妈带着我赶紧上网查资料,原来鸡蛋的比重比水大,所以会沉在底部,放入盐后,盐水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所以鸡蛋会浮起来,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和死海不死是同一个道理。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奥秘,一定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去探索,才会有所发现。
文档为doc格式